各部门、各学院:
由国家数据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指导,省大数据局联合省教育厅等部门共同主办的2024 年“数据要素×”大赛山东分赛已于近期启动。为推动教育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山东分赛设置教育创新赛道,现将参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赛道目标
“数据要素×”教育创新赛道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数据创新应用,赋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新样态、新业态、新生态,鼓励发挥数据要素作用,针对教育教学相关堵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分析调研,提交创新性解决方案。
二、参赛报名
每个参赛团队仅能提交1 个参赛作品,每个团队队员人数不得超过5 人,每个队员只能加入1 个参赛团队。
参赛团队需从省大数据局门户网站、山东公共数据开放网(https://data.sd.gov.cn/)首页的赛事入口登录报名,选择“数据要素×”教育创新赛道提交作品。
三、参赛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应聚焦数据在产、学、研、用等方面的深度创新融合,探索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参赛作品需按照赛事要求提供完整清晰的方案或者成熟作品,具体要求详见赛事官网参赛指南。
参赛作品以最后一次提交资料为准。参赛作品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作品申报书
①作品概述:作品背景、应用行业、核心优势等。
②解决方案:架构设计、方案功能、关键技术、数据要素利用方案等。
③应用价值:具体应用案例、经济效果、社会效益等。
④商业模式:推广模式、市场空间、社会效应等。
⑤团队介绍:履历、资质和优势等。
(2)相关证明材料
参赛单位相关的基本资质、申报主体责任声明、财务审计相关证明材料,以及和参赛作品相关的基本资质证明、应用案例证明、知识产权证明等材料。所有材料须为参赛团队所有,严禁使用母公司、分/子公司、控股公司或其它非参赛团队材料,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和成绩。
(3)其他证明材料
例如:项目评审时需要的介绍材料、可直观展示参赛作品效果的视频、产品获奖解决方案的模型和说明文档等
四、参赛作品组别
(一)创意组。参赛作品应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
(二)实践组。参赛作品应有具体落地的应用场景,具备成果展示的条件。
五、参赛作品类型
(一)教育数据创新应用
1.教育服务。方便公众获取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和资源,解决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2.数据治理。对教育领域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3.教育教学。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水平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4.教育评价。利用数据资源,改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模式,实现对学校、教师、学生的精准、全面评价。
5.教育决策。基于数据和分析结果,实现对教育政策、规划、资源配置等方面作出更加科学、精准和高效的决策。
6.家校协同。利用教育教学基础数据,搭建家校互动平台,拓宽协同育人途径的宽度、广度、深度。
7.校园安全。有效利用校园安防数据,促进高效校园安全预防监控体系建设。
8.教育数据安全。聚焦教学、管理、服务等领域数据安全,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教育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
9.其他。利用教育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和其他领域公共数据,打造数据融合的创新应用场景。
(二)高校科研应用解决方案
基于科研机构、高校的数据创新应用实践或研究成果,提出数据创新应用解决方案,激发师生数据创新应用意识,提升数据开发应用能力。以数据创新引领创业实践、以创业实践带动就业,推动高校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
六、比赛数据范围和来源
本赛道可利用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比赛官网展示的部分省内教育业务数据样例,山东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山东公共数据开放网和山东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各领域共享数据。提倡使用社会数据和企业团队自身数据参与比赛作品设计。
七、赛程安排
(一)赛道报名。教育创新赛道报名自通知下发之日起开始,8 月20 日报名截止。
(二)初赛评审。8 月31 日前完成。
(三)省赛评审。9 月20 日前完成。
(四)结果公示。9 月30 日前公布教育创新赛道结果。
八、奖项设置
教育创新赛道创意组和实践组共设置一等奖5 名,二等奖10 名,三等奖15 名,最佳技术创新奖、最具发展潜力奖等特色单项奖若干,颁发证书和奖金。
奖项设置原则上根据有效作品提交情况适当调整。
九、其他事项
(一)请各单位根据“数据要素×”大赛山东分赛的要求,积极组织报名参赛,并于8月19日前将《作品申报书》发网络信息中心邮箱nic@sdsmu.edu.cn。
(二)教育创新赛道提供低代码开发平台和数据治理平台支持,可协助参赛团队快速开发应用,具体使用办法可在官网报名须知中了解详情。
(三)赛事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在政策激励、宣传展示、产融对接、供需对接、落地入驻、人才支持、交流学习等方面联合其他部门单位提供服务。优秀成果将纳入成果汇编、组织优秀成果路演、开展科技项目申报指导等,以多种形式推广赛事成果促进成果转化。
联系人:邵老师,联系电话:8462099。
附件:参赛作品提交模版
网络信息中心
2024年7月9日
附件:参赛作品提交模版.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