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学团工作
  • 康复医学院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收获颇丰

    时间:2021-08-26作者:文/孙梦玉 吴惠 图/史鑫鑫 编辑/陈冬梅来源:康复医学院阅读:761

    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奉献社会,做到“服务他人,实践自我”,康复医学院组建了六支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以“爱心医疗”、“乡村振兴”、“党史学习”、“教育关爱”、“弘扬中华文化”、“青少年防溺水安全宣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亮爱心义教之灯,燃乡村振兴之焰

    “明天计划·奋斗百年,青春同行团队”成员前往潍坊飞越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爱心义务教育,志愿者协助学校老师教授给孩子们各科的知识,并为他们逐个辅导,答疑解惑。此外团队成员分别在菏泽市引马镇,以及诸城市皇华镇乐坡村进行乡村振兴实践工作。同学们在当地讲解健康小常识,宣讲疫情防控、消防安全知识;他们还积极与当地村民沟通交流,在交谈与实地考察过程中感受到了新农村居住环境、人文风情的巨大变化,各地都牢牢举起了乡村振兴这面旗帜,文明新风处处可见。

    传递温暖志愿行,实践之中显真知

    “爱心服务•大爱传承”团队、“红色足迹志愿行”团队以及“康予•夏乡”成就青春价值队成员分别前往当地医院,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引领患者熟知就医流程,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并且在实践中也熟悉了一些基本医疗机械的操作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在医院的实践,不仅贯彻落实了所学知识,同时也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的知识和水平,让我们更深刻地领会生命的意义,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弘扬红色精神,明史以鉴今朝

    “明天计划·奋斗百年,青春同行”成员分别前往了天水市邓宝珊将军纪念馆,辛亥保路运动陈列馆和十二桥烈士纪念馆,在此积极学习了邓宝珊将军在北平和平解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瞻仰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名录,学习了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红色足迹志愿行团队”参观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深切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同学们拜访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嘉兴南湖,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志愿者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南湖红船,追忆党的光辉历程, 重温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变迁, 深刻感受着历久弥新的“红船精神。

    普及防溺健康常识,宣传安全科学精神

    “学问鉴思行,随伴行下乡”团队志愿者们制作了电子版和纸质版的关于青春期、防止性侵、防溺水、医疗知识宣传的调查问卷,之后分别在山东省泰安市羊流羊祜中学、日照市东港区、德州市宁津县、济南市历下区等地发放了各类别调查问卷,并对当地群众进行了实地采访,开展防溺水实地宣讲,通过此方式使青少年提高防溺水意识,掌握一些溺水时的自救方法;同时明天计划·奋斗百年,青春同行团队成员也致力防溺水宣传,搭建安全屏障,前期制作了精美的防溺水宣传海报,随后团队成员通过采取室内演讲,室外宣传的方式,扩大感染力。实践过程中,小队成员给青少年分发防溺水手册,并且结合传单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防溺水常识和溺水救护方法,同时剖析近期溺水死亡的案例,积极回答孩子们的疑惑,通过讲解的方式给孩子们敲醒警钟,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爱心服务•大爱传承”团队在天津市大寺镇万和城社区为小学生宣传中医药知识,在当地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言简意赅的讲解与生动展示,以及对药材实物的接触和模拟药材加工过程,小朋友们对中医,中药认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康予•夏乡”成就青春价值队成员前往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宋城偶园街寻访传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先后观赏了偶园街众多毛笔字画铺、古玩商铺、沿街的壁画与雕像,仔细观赏雕刻的栩栩如生的壁画与雕像,以及观看赵秉忠的状元卷,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大地激发了团队成员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康复医学院全体志愿服务团队严谨仔细地做好了活动策划以及预先准备,全体成员都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合理分工,热情工作,深入乡村、融入社区、贴近群众、凝聚力量,情暖人间,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应有的担当,于实践中传递温暖,在服务中体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