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30日,第四届世界外固定与肢体矫形功能重建大会即4th Combined Congress of ASAMI-BR & ILLRS在英国利物浦盛大召开。我校71级校友、著名矫形外科专家秦泗河教授在会上发表“大师演讲”。此次大会由ASAMI(国际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BR(国际骨重建联盟)、ILLRS(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联合主办,BLRS(英国肢体重建学会)承办,来自全球66个国家的584名注册代表云集利物浦, 共襄盛会。
大会设立大师演讲专场,从全球范围遴选出4位著名矫形外科专家,其中美国2位,意大利1位,中国1位即秦泗河教授,每位专家演讲20分钟。为了能够较准确的表达秦泗河提出的骨科自然重建理念、“一走、两线、三平衡”下肢矫形原则及中国特色下肢矫形外科技术体系,大会特许秦泗河用母语演讲,并提供双倍时间(40分钟)便于英文翻译。这是有史以来,在西方国家召开的世界医学大会首次对中国学者开启特权。
![]() |
![]() |
秦泗河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如何使蹲地爬行的病人站立行走”。秦泗河教授从40年从事矫形外科经历出发,针对因小儿麻痹后遗症、脑性瘫痪、先天性多关节畸形等18种原因致使丧失站立行走的重度肢体残疾人,进行了30多年的临床实践探索与研究,从脊椎动物进化角度与婴儿直立行走的发育过程,总结出站立工程医疗设计表,通过系统运筹、应力控制、优化组合的手术方法与康复辅具结合,已经使681例丧失直立行走的重度肢体残疾者,术后获得直立行走的奇特疗效。手术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医疗费低廉,且规避了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演讲PPT采用图表、动画、手术视频展示模式,展示了15例不同年龄的术前蹲移爬行病人,术后获得直立行走对比的真实视频,一张张图片,一帧帧视频,严重的肢体畸形残疾和术后获得不可思议的优良治疗效果,形成鲜明的对比,引起与会代表不断惊奇赞叹。秦泗河教授特别强调,是中国国情、文化、疾病谱培育了中国特色医学模式——秦氏下肢重建外科技术体系。这个技术体系,能够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学习推广,可以有效改善无数重度肢体残疾人的运动功能。演讲结束时全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大师演讲专场,是第四届外固定与肢体重建联合大会组织者精心设计的开篇之作,邀请的其他三位世界外固定肢体重建学界顶尖学者分别是来自美国的卓佩利(DrorPaley),何则伯(Herzenberg)和意大利的卡塔尼(Catag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