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 教育部网站报道我校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时间:2019-07-08作者:文:谭德红来源:党委宣传部阅读:1294

    近日,教育部网站新闻栏目以《“演、讲、做”让课堂活起来 —— 潍坊医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三部曲”纪实》为题,报道了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特色与有效做法。

    来源:2019628日教育部网站


    标题:“演、讲、做”让课堂活起来——潍坊医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三部曲”纪实


    梦幻炫彩的舞台灯光,将夜晚的潍坊医学院映衬得美轮美奂。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寻找真理的历史情景剧《谁主沉浮》,近日在该校党建思政育人成果展演现场大放异彩。毛泽东、王尽美等伟人对话,铿锵激昂、气贯长空。学生们以时空交错的手法,艺术再现了中共一大的会议进程。

    这是该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太震撼了,这是一堂生动感人的思政课。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皓在观看完整场展演后连连称赞。

    自编自演革命历史剧是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三部曲之一。学生们编演、观看节目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该校党委副书记张潍华说,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区位和学科等资源优势,通过演、讲、做三部曲,真正让思政课活起来。

    演:传承红色基因

    潍坊医学院坐落于山东半岛中部的鸢都——潍坊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北部是著名的龙池革命老区,八路军鲁东游击第七支队在这里组建,有小延安之称。南部是舜文化发祥地的诸城,这里是新文化运动先驱王统照、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山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王翔千、军旅作家王愿坚的故乡。该校充分发挥这些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谁主沉浮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在王尽美烈士纪念馆,护理学专业2017级学生王伟宏重温了当年王尽美去济南求学时的励志诗篇。回校后,恰巧学校要组织思政育人成果展演,王伟宏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历史情景剧《谁主沉浮》,扮演王尽美。虽然整部作品王伟宏的台词只有一句话,但是为了尽量接近人物原型,他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一遍遍试镜,读了有关王尽美等老一辈革命家的10多本书。

    排练时的一个小插曲也使王伟宏受到了很大震动,当时因人数不够,学生想用14个人表示一下就行,但被思政课教师一口否决了: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历史不能任意选择!最终,15名大学生真实演绎了当年中共一大会议的15名参会者的风采。这部《谁主沉浮》后来参加第二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作品展示评选并获优秀奖。

    这是该校思政课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将思政课出来,《五四芳华》《赵一曼》《红梅赞》《致敬马克思》……一个个激荡人心的红色故事应运而生。你参演红色故事了吗?成为该校师生中一句流行语。

    讲:讲述潍医故事

     “让学生参与讲思政课,变要我学我要学,这是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又一特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笃武说。在思政的同时,该校注重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人故事的方式,把宣传和树立先进典型作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抓手。

    依托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校设立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研习社”“临床医学院医知学社等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现在,这些社团都成为大学生讲述潍医故事、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樊姝彤是该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幼年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右腿残疾。但是她身残志坚,奋发向上,是当年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成员之一,现已成为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她经常回母校与学弟学妹们座谈交流,分享自己的励志求学体会。她讲述最多的是给予她两次矫形和康复治疗的1971级校友、矫形专家秦泗河教授的事迹。

    去年初,秦泗河将自己从医45年的34459例肢体畸形残疾矫形外科病例资料赠与母校潍坊医学院。为此,该校建立了中国肢体畸形残障医学展览馆。在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团队指导下,学生们把以樊姝彤和秦泗河为原型的故事制作成微电影《追光者》,并在文化艺术节、毕业生晚会等大型活动放映。真人真事真情,看一次让人感动一次。师生们纷纷称赞。

    在校史馆的师德建设板块上,有一张遗体捐献现场照片,那是20151210日,学校退休工人孙德昌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愿,将孙德昌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学校,用于医学教学研究。这些都成了思政课的好素材。

    做:争做时代新人

    潍坊医学院对”“思政课的实践探索,最大收获和成果就是学生们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传播者。同时,该校也不断探索思政,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争做时代新人。

    今年6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身穿红马甲的星火志愿服务队队长刘晓丽比以往更加忙碌,引导献血者填写献血登记表,配合工作人员测量血压、化验血型,为献血者分发献血证,缓解献血者的紧张情绪……

    近年来,该校有1.2万余名学生在省级志愿者平台注册,共打造百余支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了潍坊市残联聋儿康复中心、潍坊市儿童福利院等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服务数万人次。大学生们积极捐献造血干细胞,关爱失独老人、留守儿童,送医下乡,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在实践中实现自身成长,做时代新人。

    潍医故事源远流长,有抗洪救灾的医疗队,有在谈色变的年代作出卓越贡献的麻防工作者高绍佐、李继昌,有创造了丝虫病防治中国疗法的张希增,有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马庆军……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潍医故事,争做时代新人,这是目前我们思政课改革主线。今后,我们将在顶层设计基层实践两个维度再下实功夫。该校校长管英俊说。(本报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王世群 谭德红)

    报道链接:


    该报道于628日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头版,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大众网等媒体也进行了转载。

       相关链接:

    人民网:

    光明网:http://edu.gmw.cn/2019-06/28/content_32955959.htm

    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rmtzgjyb/201906/t20190628_244759.html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