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二医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作者: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10-28浏览次数:10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我校师生关注全会盛况,通过专题学习、支部研讨、线上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领会全会精神,纷纷表示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共同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校党委书记张建华主持党委会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他强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着眼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对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作出战略部署,为学校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进一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全校上下要深刻理解全会关于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任务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谋划好、推进好学校“十五五”时期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要聚焦“学”,深化思想认识;要突出“宣”,营造浓厚氛围;要注重“用”,强化学以致用。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总结经验、推动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系统跃升。

发展规划处(服务地方办公室)处长(主任)胡京蛟:我们将全面对标对表全会部署要求,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为主线,结合学校新阶段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深入研究,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突出规划的战略性,以高质量的规划和项目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事处处长于兆锋:我们要将“人才强校”作为服务“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抓手,精准“引才”,围绕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大力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学术骨干及创新团队,构筑人才高地;科学“育才”,构建人才发展体系,搭建成长平台,激发人才创新潜能;用心“留才”,深化评价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优化服务保障。通过引育并举、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活力,使学校真正成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

教务处处长孙银贵:我们要切实把全会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各环节,在守正创新中夯实教学根基、激发改革动能,让教育教学始终紧扣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以高质量教学工作支撑高素质人才培养。将聚焦产业需求动态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数智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医学+X”交叉培养,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打造新医科特色专业群,办好每个专业,教好每位学生,成就每位教师,为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提供坚实教学支撑。

科研处处长、麻醉学院院长张蕊:全会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置于战略高度,为高校科研管理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高校科研管理“松绑赋能”的核心,深化经费“包干制”,赋予科研团队更大自主权;健全跨学科协同机制,打破学院壁垒,对接产业需求;优化分类评价体系,聚焦创新价值与成果转化。要从“管理者”转为“服务者”,让管理流程更精简、资源配置更精准,助力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攻关,推动学校成为原始创新策源地和成果转化桥头堡。

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处)处长、医学检验学院院长伊正君:我们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培育更多有温度有灵魂的卓越医学人才;紧扣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需求,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为牵引,前瞻性系统性谋划学科专业布局,集中资源做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优势学科,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新兴领域,推动人才培养、学科设置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切实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服务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学校“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筑基赋能。

附属医院院长邓爱军:我们要贯彻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必须将医学生培养摆在突出位置,以“大健康”理念重塑培养体系,强化预防为主、全周期健康的临床教学,让学生在早期就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通过深化医教协同,推动教学改革,加强基层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分级诊疗、慢性病管理、中西医结合等实践中增长才干。要着力培养既掌握精湛医术,又具备公共卫生视野、懂得健康管理的复合型医学人才,真正实现医疗服务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

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郑文贵:站在历史新起点,我们将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博士授权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学科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坚守“健康优先”理念,聚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营养与食品卫生、卫生检验等优势方向,将体重管理等慢性病防控前沿领域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体系,大力强化与疾控部门的协同攻关,推动健康管理关口前移,为护航人民健康、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

“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临床医学院王郭婷: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思政引领力,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努力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全国研究生学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大赛金奖获得者、2024级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吴文潇:作为医学研究生,我深切体会到个人奋斗与国家需求的同频共振。全会强调的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正是我们青年科研者的责任担当。未来,我将牢记健康中国建设使命,传承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让研究成果惠及更多患者,以青春之力践行全会精神,为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获得者、临床医学院2022级本科生陈丹彤: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敢于追梦的勇气,也为我们搭建了圆梦的舞台。实验室里探求真理,病床旁践行仁心,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每一次听诊器下的心跳,都是与这个时代的共振;每一场用心筹备的实践活动,都在为同学们的成长注入力量。当创新思维在严谨的医学土壤中萌芽,当青春热血汇入健康中国的征程,这便是我们写给时代最动人的青春答卷。


Copyright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2386号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