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启动

作者:来源:校团委发布时间:2025-07-19浏览次数:12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启动,全校8000余名实践学生围绕“办好一件惠民实事、进行一场主题宣讲、开展一次结对共建、提出一项务实建议、撰写一份调研报告”,相继分赴省内16地市及志愿者家乡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

7月14日-16日,“医心向党、健康中国”志愿服务队到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副校长李士保带队参加活动。实践团队在下洼镇平家村开展义诊,附属医院专家及社会实践团队师生为村民提供了脊柱外科、眼科、甲乳外科、妇科、内分泌科、口腔科医疗检查,现场还进行了心肺复苏现场教学,队员配合发放健康问卷与知识手册,普及慢性病预防、日常保健等知识,将优质医疗资源与健康理念送到村民身边。期间,团队师生赴“枣乡长歌”教育基地研学,详细了解沾化区的红色历史沿革与新时代发展成就。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更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意识,打通了服务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团队师生还深入潍城区人民商场社区、奎文区乐道院社区,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七彩假期”和健康知识科普活动,通过“揭秘VR技术”、“小吸管 ‘搭’世界”和“感受中国科技的神奇”三大主题进行科技创新启发,围绕生活、疾病、外伤等常见的中暑、晒伤、烫伤、烧伤的紧急情况应急处理展开教学。

循军桥足迹,为生命护航。7月13日,党委宣传部大学生记者团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邀请附属医院“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的专业医生,共同来到潍坊市人民政府,面向广大市民开展心肺复苏、海姆立克等急救知识普及和实操培训。2020年6月,张军桥正是在这里“摆摊”,掀起了全国急救科普热潮。现在,这支由8位专业医生、24位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接过全民普及心肺复苏的接力棒,将医者担当接续相传。“三下乡”暑期实践期间,同学们还将分赴购物中心、居民社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开展多场心肺复苏术普及活动,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深化新时代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与青春担当。

7月14日,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启志愿服务队赴日照市五莲县户部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由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带队,在户部乡卫生院设立义诊点,服务王家大村、梁家庄子村等三千余名村民,针对高血压、关节炎等农村地区常见慢性病开展专项健康服务。团队师生还为户部乡机关干部开展《情绪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讲座,分享公务员压力案例,帮助干部掌握正念减压、时间管理等技巧,有效提升心理韧性,助力基层服务更有温度。团队通过专业化的健康服务筑牢健康防线,让优质医疗服务更加可及、普惠,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7月13日-15日,“虫小探”科普志愿服务队以“承贤启智、追梦溯源”为主题,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赴济宁、临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员走访了学校1955级校友、“中国桑绑疗法”创始人张希增。张老已90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对丝虫病防治岁月记忆清晰,其开创的“桑绑疗法”获世卫组织认可,为全球丝虫病防治贡献中国智慧。临别时,学校为他赠送了建校70周年丛书和纪念刊物、以及学校大学更名校徽,他感谢母校的挂念,将珍藏的丝虫病治疗史料与蚊虫标本捐赠给学校,并寄语青年学子“医学之路无捷径,需沉心学本领、扎实做研究”。队员还走进了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追寻老一辈寄防人创下的 “全国三连冠”(率先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黑热病、丝虫病、疟疾)荣光,队员与邓绪礼、赵中平、李桂萍三位专家深度访谈,深入了解那段充满艰辛、风险与荣耀的历史,在聆听中体会老一辈校友们为治疗寄生虫病、守卫人民健康的那份执着与奉献,感悟他们的坚守与责任,让防治智慧薪火相传,为寄生虫学传承注入新动能。

7月14-15日,康复医学院“明天计划”志愿服务队联合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服务行”专家团队分别前往坊子区人民医院、五一社区、坊茨小镇红色教育基地,安丘市人民医院、爱伦特殊教育学校等残联定点康复机构,开展康复义诊、技术培训、专家讲座、健康宣讲、慢性病防治、资助政策解读、安全教育以及红色研学等多元化实践活动,推动专业资源下沉基层,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团队与专家深入合作,为附近居民和住院患者提供义诊与康复咨询服务;并深入医院康复科病房开展多学科联合教学查房,提高基层医护康复技术水平,将专业实践场景转化为思政教育课堂,让康复技能的锤炼与医德医风的培育同频共振。

7月13日,药学院“朝阳”志愿服务队走进山东百启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学习药品生产流程,与企业座谈并初步达成共建实习基地等意向,开展草药标本科普。同学们在埠前村清理公共区域卫生,宣讲安全用药与红色理论,发放老年人用药安全调查问卷并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志愿者们还向村民们展示草药标本,普及中医药知识;走进附属幼儿园,为孩子们讲解药材故事,共同制作中草药香囊,将专业服务与文化传承送到基层。 

7月15日,医学影像学院“超影”志愿服务队联合附属医院在潍坊市昌乐县阿陀镇开展“超影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活动中,专家团队共享优质资源,既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前沿技术,又开展义诊及急救技能普及工作;同步开展健康科普宣讲,通过互动问答等形式提升村民健康素养;还聚焦乡村儿童,开展防溺水等安全宣传与科学家精神教育,并专项培训幼师掌握海姆利克法、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系列举措以“技术赋能、健康守护、精神铸魂”精准对接基层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动能,有力推动乡村健康与教育发展。

 7月14日-18日,医学检验学院检爱护航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维护环境、义诊;与潍坊市中心血站联动,协助工作、参与献血知识宣讲与检测;前往潍坊市中心血站参观学习;前往山东香柏养老大厦,关爱老人开展健康监测;参观民俗博物馆,体验民俗文化;深入社区开展无偿献血、急救知识、疾病防治主题宣讲。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多个社区,服务居民约500人次,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参观学习及专业教育为学生就业引航保驾护航,引导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为健康中国贡献专业力量。

据悉,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组建各级各类团队774支,其中2支团队入选全国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3支团队入选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38支校级团队和142支学院级团队由学校重点支持。各实践队奔赴全国各地重点开展理论普及宣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中华文脉、助力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倡导绿色发展、服务社会治理、投身卫国戍边、“青春健康 医路同行”青春健康知识普及等九个方面内容的社会实践。 



Copyright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2386号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