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成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当好四个引路人,恪守教师准则,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团队开展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完成本科、研究生、留学生等理论、实验和临床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连年优秀,获得督导专家、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团队主编《麻醉技能学》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材,并在国内首次开设创新性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麻醉技能学》,培养学生实战化能力,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成员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虚拟仿真成果奖6项,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虚拟仿真金课3项,主持教学研究项目二十余项,发表教学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团队负责人连续两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团队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获全国一等奖等7人次。学生获全国大学生麻醉学知识竞赛第一名等全国奖4人次、省级奖5人次,学生执业医师通过率、考研率逐年上升,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8.2%。
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托麻醉学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和麻醉与重症医学教育厅培育实验室等平台,重点围绕麻醉与脑功能、重症患者脏器损伤与保护、感染性重症的治疗领域,开展基础与临床多学科联合研究,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和临床转化成果。团队成员承担省级以上项目43项,科研和平台建设经费2674万元,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学技术二等奖,省部级研究生优秀成果奖2项。近3年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97篇,其中SCI23篇。
团队主动对接省“八大发展战略”,不断探索产教研融合协同创新模式,获批中央财政引导地方高校科研项目,建立潍坊医学院和济南三氧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创新平台,为区域和行业发展汇聚新动能、贡献新动力。团队负责人作为山东省医药教育协会麻醉专委会的主任委员,举办各类国内学术会议、开展国家级、省级医学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提升了区域影响力;开展全国麻醉医师基础理论、省麻醉科主任管理能力、省基层医院技能等培训,连续十二年走进乡镇医院,组织开展“助梦乡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组织开展心肺复苏基本技能培训200余场,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学校会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时代、传承新精神、赋予新动能,以建设“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契机,大力弘扬黄大年精神,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践行敬业奉献价值观,保持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到学校教育和科研事业发展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