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病毒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我校基础医学院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合作最新研究成果“埃可病毒30型感染乳鼠模型的病理特征”(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chovirus 30 infection in a mouse model),我校硕士研究生李冀琛同学为本文第一作者,中国疾控中心张勇教授和我院刘志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首次建立了埃可病毒30型感染小鼠的动物模型。

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 E30)为人源性肠道病毒B家族的重要成员,是引起人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E30的发病机制仍知之甚少。联合课题组通过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研究E30的致病性。2日龄IFNAR-/-乳鼠被E30(WZ16病毒株)感染后,表现出嗜睡、瘫痪甚至死亡。病理学检测发现E30感染引起骨骼肌、脑等部位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骨骼肌中病毒含量最高。转录组学测序及qPCR验证实验均表明,E30病毒感染小鼠脑组织和骨骼肌组织后引起显著的差异基因表达,并成功筛选出9个与补体反应和神经病变相关的差异基因。研究者发现在小鼠脑区可检测到病毒基因,同时成功确定了E30在U251细胞上的复制活性。以上结果表明E30感染可影响神经系统,这为将来进一步深入探讨E30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Journal of Virology作为美国微生物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ASM)的官方刊物,为国际病毒学界的TOP学术期刊,主要收录病毒学基础研究进展的前沿文章。
基础医学院一直以来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与国内外知名院所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和深入的联合公关,各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有利地促动了学院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